垂直工作法是文创产品开发最基本的设计逻辑
文创产品开发与设计不同于独立设计师的原创设计,后者不需要依附或服务于任何主题、文化,只需要满足特定功能或定制、指令需求。
文创产品设计则必须依附于专属性文化含义、标志符号、内容传达、叙事情境,以显形的文化表达附着于产品的造型、功能等。
原创设计产品具有的属性是原创性、独创性;文创产品的属性则是衍生性、周边性。分清楚二者的区别会有利于讨论它们不同的设计思路,确定论述的语境。
原创设计需要聚焦于产品的功能需求或造型审美需求,通常应该在焦点之外有充分的扩散,无论创意多少,多远,最终还是回到设计之初或委托需求。
文创产品设计则应该从设计委托主题出发,围绕文化核心展开,在产品载体上尽可能的拓展产品线域,扩展可承载的产品品类,延展产品色彩等视觉体系。文创产品开发必须有系统化思考和体系安排,这也有助于产品市场行销,用丰富的产品类别和丰满的视觉体系激活消费者对产品的热爱和购买欲望。
在文创产品的设计工作中,垂直工作法是非常重要的设计逻辑工具。垂直工作法的依据就是博物学基本工作原理,分类,筛选,取舍,专注。
分类标准越大就越概括,其包含的消费需求就越模糊,消费群体越庞大,对消费行为越难把控,投放市场风险就越大;分类标准越小,产品品类就越细致,其指向的消费群体就越小也更精准,成功率就越高,市场反应速度和迭代就越快,消费者的忠诚度非常高。
作为设计管理机构或工作岗位,在文化梳理以及符号提取等层面,需要按照历史、人文、典故、建筑、景观、自然、符号、纹样、演绎、民俗等内容按照独特、稀有、标志、代表、唯一、经典、典范、专属等属性进行分类、归纳、提炼。这一模块的分类,各要素之间表现了平行分列的特点。
在产品规划与策划层面,应当考虑材质、产品造型、产品功能、主题等核心要素进行匹配与扩展,通常文化性主题是产品开发分类的首要条件,也确定了产品传达的品牌口号。而其它要素和选择,包括产品品类则必须保证与品牌口号匹配和一致。
作为设计师,首要的是选择针对特定产品的材料认知和应用,把材料作为设计的起点,无论是委托指定项目还是自主规划项目,材料始终是设计的第一步。目前国内大多数设计师,特别是那些牛逼的设计师,都是先设计产品造型、功能和视觉,完稿之后再去试不同的材料和工艺。这违背了设计作为一种思维科学的基本规律不说,耽误了大量无效的时间精力,乃至最终扼杀掉几句创意的设计理念。从材料展开对产品的功能品类进行延展,因而形成一个高度垂直的产品线,清晰而极致。
同一类材料可以制作多类别产品,其生产工艺的近似性及生产设备的雷同和可替代,则会加快了产品生产速度,以及设计师对材料应用和产品的掌控,设计师操作起来自然游刃有余,一定可以持续推出愈来愈完美的设计产品。
同一品类(功能)产品的不同材料实现和制造,这一点需要基于设计师对产品的功能、属性、使用、舒适度、使用场景、消费者使用感受与心理有深切的认知,甚至还需要对消费者不同年龄、群体、行为、习惯等所引致的消费偏好都需要加以研究,以便设计出更为精准的目标性产品。
工艺、技术、包装等在产品设计里虽然处于很重要的角色,但并不是决定性的设计逻辑tangxin。唯一相关的属于材料的跨界应用,以及实现更多功能组合来满足特定的消费群体或更高的产品满意度。
与产品功能相关的产品造型也可以作为垂直思考的一个路径和方向,这个路径很容易指向爆款的成功。同时,通过分类垂直思维技术,产品细分从功能出发必然形成树状网络产品架构,其丰富的种类所带来的规模化设计满足了同一领域客户对文创产品的差异化需求,这种产品的竞合架构强化和巩固客户关系。
垂直分类看似一种统计学、分类学的工作方法,但结合到产品设计的应用其优势在于精准作业,排除不必要的和相似的潜在干扰。转换成为设计逻辑工具之后,对设计及相关工作者来说可以更加集中专注于既定的产品方向,同时也可以在逻辑应用过程中,可以更加注重目标消费者的需求体验,剔除影响设计选择和思考的“伪需求”。
某种程度上,它和思维导图工具一脉相承,成效相当。